操作系统 - 计算机系统概述 错题解析 二

操作系统 —— 计算机系统概述 错题解析 二

选择题:
题目一
答案为 C 。

  1. 批处理的主要缺点是缺少交互性
  2. 多道程序设计的提出是为了提高系统利用率和吞吐量
  3. I/O通道是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处理器,它具有执行I/O指令的能力,并通过执行通道程序来控制I/O操作。特点为:通道指令类型单一(局限于与I/O操作有关的指令)、通道没有自己的内存(通道执行的指令一般放在其主机的内存中)。

题目二
答案为 A 。命令解释程序(如Shell)属于命令接口,在用户态执行。


题目三
答案为 B 。

  1. 中断处理和子程序调用时,一定会保存PC(程序计数器)。
  2. 通用数据寄存器和通用地址寄存器在子程序调用时,若有数据更改则需要保存若无更改则不需要。
  3. 程序状态字寄存器(PSWR): 运算器的一部分,其中某标志位标记了当前处理器状态(内核态 or 用户态)。中断处理程序结束时,需将处理器状态切换回原有状态(即修改PSWR标志位)。PSW用来存放两类信息:一类是体现当前指令执行结果的各种状态信息,如有无进位(CY位),有无溢出(OV位),结果正负(SF位),结果是否为零(ZF位),奇偶标志位(P位)等;另一类是存放控制信息,如允许中断(IF位),跟踪标志(TF位)等。有些机器中将PSW称为标志寄存器FR(Flag Register)。

题目四
答案为 C 。(看清题目是在用户态发生还是执行
进程切换是发生在系统调用执行过程中的事件,因此只能发生在内核态。


题目五
答案为 C 。

  1. 当要执行系统调用时,用户先传递系统调用参数给通用寄存器,再执行陷入(trap)指令进入内核态,从通用寄存器中得到数据执行相应的服务程序,执行结束后回到用户态。
  2. 区分执行态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系统程序。用户态到核心态的转换发生在中断产生时,而核心态转换到用户态发生在中断返回用户系统时
  3. 陷入(trap)指令: 又称访管指令。系统调用时,该指令使处理机从用户态转为内核态
文章作者: 刘山
文章链接: http://threee-hub.github.io/2019/11/13/%E6%93%8D%E4%BD%9C%E7%B3%BB%E7%BB%9F%E9%94%99%E9%A2%9802/
版权声明: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来自 刘山的博客